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学术论文
    中医医案知识服务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为临床医生提供针对性的知识服务,支持临床决策,实现医案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壁垒。方法:通过分析中医医案研究现状,在前期开展中医医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研发“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并用于名医经验传承及临床经验总结研究中。结果:系统可以实现了医案的导入、录入、查询、管理、分析、共享等功能,有效的协助用户查询相关医案;整理名医医案;分析名医经验;共享交流临床经验。结论:“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能够为医案学习,名医传承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并为医案的共享提供了交流平台。

    【关键词】中医医案;知识共享;知识服务;数据挖掘 

    医案又称诊籍、病案、脉案、脉语,是医生临床诊治患者的记录,同时也是医学思想、理论水平、技术能力乃至医德医风的体现。章太炎先生指出:“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同时,医案以其具体的病历写真临床过程,传达案主的经验和他的创新超越之处,具有文献方法和理论等多方面的意义,把治某一病证的几个名家医案比较一读,可知其辨证论治的共同规律,又可知诸个名家的风格[1]。需要对医案进行整理、分析、挖掘规律、总结经验。

    1.  中医医案研究现状    1.1 中医医案资源建设

    中医医案历史久远,据《周礼·医师》所记,早在周代就凭医案对医生进行考核、分列等级、定其待遇。医案首见于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的诊籍,历经几千年医案累积的数量非常巨大,仅在清代医家撰写的医案专著就达200余种,而近10年公开出版的名老中你故意医案也有近百种之多[2]。从古至今不断累积的海量医案是宝贵的中医临床资料,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李敬华提出汇集古今医案的资源建设与共享。通过古代医案数据库的建设,同时合并现代中医医案,使数量庞大的医案数据资源汇聚于一处,便于临床医生及科研工作者全面掌握医案资源;通过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及检索字段设计,使古今医案融为一体,便捷获取相关内容,实现古今中医医案文献资源的共享,在临床、教学、科研各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并不断积累与扩充[3]

    目前大规模医案数据库的建立首先从中医医案数据库的构建方法进行研究,围绕中医医案数据库的特有的问题,例如数据完备性问题,数据规范化问题等,展开中医医案数据库的构建方法的研究。王瑞祥[4]借鉴了粗集理论中不完备数据的填充方法,刘保延等[5]基于中医症状的概念、命名、定义、临床特征、轻重变化的判定等方面做了尝试。李敬华等探索了中医证候数据的检索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基于证候内在含义的跨词形检索[6]。中医医案数据库主要是专题数据库的建立,目前研究的中医医案数据库,以专题数据库的构建研究为主,或者只为了某一项研究提供使用的数据库,包括疾病医案专题数据库构建,和医家医案专题数据库构建。如张珊珊等[7]建立规范的原发性高血压中医历代医案数据库。余云昶[8]建立肺系医案数据库。张玉辉等[9]建立民国时期温病医案数据库。肖永华等[10]总结吕仁和教授辨治糖尿病的学术思想和诊疗规律。余新欣等[11]建立新安医学病案数据库。

    国内外尚未有大型、齐全(包含古今各个时期和各科疾病的)、相对成熟,可以开放获取的中医医案数据库,没有提供开放的查询检索和获取功能。在目前中医医案数据库研究的基础上,应当以建立相对成熟全面且可开放获取的中医医案数据库以提供查询检索服务[12]

    1.2 中医医案资源利用

    医案中蕴含非常丰富的诊疗知识,但由于是混乱又复杂的经验数据,在简短的语句中蕴含的信息量非常大,同时中医经验多以师徒相传形式传承,导致了信息相对孤立,从而导致了中医医案利用的困难。海量医案的利用方式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手段和技术,对中医医案信息进行存储、分析、挖掘和利用,发掘有价值的证候或特征性症状,病证发展规律等信息,从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3]

    大数据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数据挖掘的方法应用于中医医案研究中,如统计分析、聚类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决策树、模糊集与粗糙集,多元逐步回归法,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等方法[2]。在中医医案数据挖掘研究中尚有粗糙集、贝叶斯网络、判别分析、信息熵理论等方法[13]。近年来,全国开展了大量名老中医经验总结与传承工作,对名老中医医案尤其重视,如王映辉等建立结构化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14]。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对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进行数据挖掘[15];张润顺等[16]建立名老中医经验要素智能挖掘平台,进行名老中医临床要素的多为关系分析,实现名医经验的知识发现并利用复杂网络与点式互信息法分析挖掘名老中医用药经验[17]。郭军等[18]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对名老中医病案进行整理。

    2.  “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主要功能

    研究团队围绕中医医案研究开展了医案数据规范方法研究[19],医案证素研究[6]等,密切结合临床需求,建立“中医名医医案分析系统”。初步实现了基本的医案导入、管理、拆分、挖掘等功能[20]。在此前期研究基础上,团队研发了“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可以提供医案信息的集中存储,管理,标准化处理,数据挖掘分析,医案数据共享和医案查询等功能。

    2.1  医案查询

    系统建立了大型、较为齐全(包含古今各个时期和各科疾病的)、相对成熟,可以开放获取的中医医案数据库,存储了约20万条名医医案、古今医案,可供用户进行检索、查询和阅读。

    2.2  医案存储

    系统支持用户对本地医案数据的集中存储与管理,医案上传支持两种方式,包括医案导入和医案录入。

    1)医案导入

    医案导入模块支持批量导入医案数据,可导入exceltxt等格式的医案文本进入系统,经系统处理生成结构化医案数据库。

    用户可调整数据区域位置,使表格的行与列与数据库格式相一致。

    系统支持自动匹配目标字段以及手动调整字段对应,如有字段没有自动匹配目标字段,用户可进行手动的判断和指定目标字段。

    导入数据可进行初步预览,用户可通过浏览实现数据的检验。

    2)医案录入

    用户也可通过医案录入模块按一定的格式录入医案信息。其中患者编号为系统自动生成,其余字段,用户可自行填写。如有图片等参考文件可以附件形式添加,如临床医生的临时医案记录可通过拍照进行图片的保存上传,后续做详细修改录入。


    若患者为复诊,用户可通过查询患者的历史信息。例可输入患者编号、姓名或就诊日期进行查找。


    填写查询信息,支持模糊查找,例如输入“苗”,可查到“苗丽”的医案数据,如下图


    双击这条数据,可进行病人信息的匹配,用户直接查看病人历史就诊信息,供本次医案录入参考,可方便医生更加快捷的录入医案信息。

    2.3  医案管理

    我的医案库主要是对个人医案数据的管理,包括个人导入或录入的医案数据和从平台上下载的医案数据。可对医案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功能。

    系统可支持医案的自定义分类管理,用户可建立不同名称的医案库,点击导航栏的 “医案库“,进行医案库的新建。

    2.4  医案标准化

    系统后台配备专业的中医临床术语库,可自动对医案数据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处理,同时支持用户手动干预医案标准化处理过程。目前支持对中医诊断、西医诊断、组成及单位药剂量、中医证候、治法、症状、舌质、舌苔、脉象等字段的数据标准化处理。

    不能自动标准化处理的数据将做标红处理,双击红色字体,出现标准词列表,系统支持标准词模糊搜索,用户可搜索相应标准词,双击后可实现数据标准化。

    点击保存修改,可将此字段内容执行的标准化修改保存,进行其他字段的标准化处理。最后,所有字段处理完后,用户需点击“提交数据库”,所有执行标准化的数据才能保存至相应的标准数据库中。

    2.5  医案分析挖掘

    分析与挖掘模块是对医案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主要加载各类数据挖掘工具,对医案信息进行挖掘,从而探寻医案信息中所包含的诊疗思想、用药规律、关联关系等。用户须先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完成后,才能执行数据分析功能。

    点击“分析与挖掘”,用户需先选择需要分析的医案库。然后可通过高级搜索筛选需要分析的数据,点击相应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1)分布统计

    点击相应的分布统计字段,可进行该字段的统计,例如治法、方剂、症状等,用户可调节统计个数限制(最高支持统计个数为20个)。系统可按照一定的格式生成医案数据分析的报告,点击“生成文档”可保存至本地。

    2)关联分析

    点击相应的关联分析按钮,用户可分析药物之间、症状与药物、证候与药物、舌质与药物、舌苔与药物和脉象与药物间的关联关系,可调节置信度和支持度范围,系统会自动计算出药物之间的关系系数。

    注:支持度: P(AB),即AB这两个项集在事务集D中同时出现的概率。

    置信度: P(BA),即在出现项集A的事务集D中,项集B同时出现的概率。

    点击左上角的“保存结果”,将分析报告保存至本地。

    2.6  医案共享

    系统提供了开放的共享平台。共享方式有两种,包括网络共享和组内共享。

    网络共享即用户可将个人医案或个人存储的名家医案、古今医案等上传到平台中与其他用户分享。用户可选择医案库,选中需要共享的医案,点击“网络共享”即可。系统后台数据审核管理员会对用户共享的医案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即可发布在医案数据中心。

    另外一种是组内共享,即用户可将个人医案共享在自己的工作组内,供组内其他成员查看、下载、分析。

    2.7  我的工作组

    系统提供用户工作组方式,用户注册时,管理员可配置用户所属工作组,同一工作组成员间可共享医案数据。点击系统左侧导航栏中我的工作组,可将工作组中的医案数据导入到我的医案库中。

    2.8  交流讨论

    交流中心模块主要是方便系统用户进行讨论交流,可进行系统相关问题的交流和医案讨论,临床心得交流等,是一个开放的讨论区域,用户可围绕中医医案问题畅所欲言。用户点击“添加主题”可进行讨论主题的创建。用户也可通过查询关键词进行感兴趣的话题内容的筛选,讨论与交流。

    3.  “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服务应用

    “余瀛鳌名老中医工作室”通过本系统将余老门诊400余例临床病案进行导入、存储、标准化和分析挖掘,其结果如下:

    3.1  统计分析

    (1)  药物统计分析

    统计使用超过100次的中药有16味,如下表所示:

    ID

    中药名称

    频次

    1

    黄芪

    256

    2

    熟地

    224

    3

    柴胡

    223

    4

    生地

    211

    5

    山药

    182

    6

    茯苓

    173

    7

    当归

    163

    8

    丹参

    155

    9

    玄参

    150

    10

    陈皮

    144

    11

    酸枣仁

    140

    12

    白芍

    138

    13

    香附

    135

    14

    白术

    131

    15

    麦冬

    122

    16

    赤芍

    108

         可见常用药物以黄芪、熟地、柴胡等益气养阴,理气和血之品为主。

    (2)  证候统计分析

    统计频次排在前10的证候如下表所示:

    ID

    证候名称

    频次

    1

    气虚证

    13

    2

    气阴两虚证

    8

    3

    肝郁证

    7

    4

    肝阳上亢证

    6

    5

    湿热证

    6

    6

    肝肾亏虚证

    5

    7

    肾气虚证

    4

    8

    湿阻络证

    3

    9

    肝郁化火证

    3

    10

    心气虚证

    2

    可见常见证候以虚证和郁证为主。

    (3)  治法统计分析

    统计频次排在前10的治法如下表所示:

    ID

    治法名称

    频次

    1

    调肝

    173

    2

    补气

    156

    3

    通络

    148

    4

    宁神

    139

    5

    健脾

    97

    6

    和中

    57

    7

    育阴

    50

    8

    平肝

    46

    9

    补肾

    79

    10

    化痰

    38

    可见余老常用治法以调肝补气,通络健脾宁神为主。

    (4)  舌质统计分析

     统计频次排在前5的舌质如下表所示:

    ID

    舌质

    频次

    1

    舌红

    22

    2

    舌淡

    21

    3

    舌胖大

    10

    4

    舌有齿痕

    8

    5

    舌有裂纹

    7

    可见临床常见的舌质主要是舌红、舌淡、及胖大有齿痕裂纹等。

    (5)  脉象统计分析

    统计频次排在前10的脉象如下表所示:

    ID

    脉象

    频次

    1

    脉沉

    182

    2

    脉弦

    162

    3

    脉濡

    89

    4

    脉滑

    26

    5

    脉弱

    22

    6

    脉细

    20

    7

    脉缓

    10

    8

    脉小

    13

    9

    脉涩

    12

    10

    脉数

    7

    可见临床常见的脉象主要是沉、弦、濡、滑。 

    3.2  关联分析

    (1)  药物之间的关联分析:

    置信度:0.1 支持度:0.05

    规则前项

    规则后项

    置信度

    支持度

    熟地

    黄芪

    0.38

    0.05

    熟地

    生地

    0.38

    0.05

    生地

    熟地

    0.38

    0.05

    生地

    黄芪

    0.33

    0.05

    香附

    柴胡

    0.31

    0.07

    当归

    黄芪

    0.31

    0.06

    当归

    柴胡

    0.28

    0.05

    茯苓

    山药

    0.28

    0.05

    玄参

    生地

    0.25

    0.05

    玄参

    熟地

    0.25

    0.05

    丹参

    黄芪

    0.24

    0.05

    白芍

    黄芪

    0.24

    0.05

    白芍

    赤芍

    0.24

    0.05

    陈皮

    柴胡

    0.24

    0.05

    赤芍

    白芍

    0.24

    0.06

    白术

    山药

    0.23

    0.05

    白术

    茯苓

    0.22

    0.05

    白术

    黄芪

    0.21

    0.05

    赤芍

    黄芪

    0.18

    0.05

    苍术

    黄芪

    0.16

    0.06

    青皮

    柴胡

    0.16

    0.07

    苍术

    熟地

    0.15

    0.05

    牡丹皮

    生地

    0.15

    0.07

    青皮

    陈皮

    0.14

    0.06

    苍术

    生地

    0.13

    0.05

    川楝子

    柴胡

    0.13

    0.07

    川木香

    紫苏梗

    0.13

    0.05

    紫苏梗

    川木香

    0.13

    0.06

    太子参

    麦冬

    0.13

    0.05

    夏枯草

    车前草

    0.13

    0.06

    车前草

    夏枯草

    0.13

    0.06

    补骨脂

    熟地

    0.12

    0.06

    黄连

    柴胡

    0.12

    0.05

    太子参

    黄芪

    0.12

    0.05

    青皮

    香附

    0.11

    0.05

    牡丹皮

    山药

    0.11

    0.05

    沙苑子

    熟地

    0.11

    0.07

    山茱萸

    生地

    0.11

    0.06

    紫苏梗

    柴胡

    0.1

    0.05

    沙苑子

    生地

    0.1

    0.06

    山茱萸

    山药

    0.1

    0.06

    牡丹皮

    茯苓

    0.1

    0.05

    首乌藤

    柴胡

    0.1

    0.05

    补骨脂

    黄芪

    0.1

    0.05

    沙苑子

    黄芪

    0.1

    0.06

    可见余老临床用药中,生熟地常共同使用,生地-黄芪,熟地-黄芪,香附和柴胡也常一起使用。

    (2)  西医疾病与药物之间的关联分析

    置信度:0.01 支持度:0.04

    规则前项

    规则后项

    置信度

    支持度

    癫痫

    郁金

    0.01

    0.07

    癫痫

    桃仁

    0.01

    0.07

    癫痫

    胆南星

    0.01

    0.07

    癫痫

    竹茹

    0.01

    0.05

    癫痫

    苦杏仁

    0.01

    0.05

    癫痫

    牡蛎

    0.01

    0.05

    癫痫

    丹参

    0.01

    0.05

    癫痫

    龙齿

    0.01

    0.05

    糖尿病

    生地

    0.01

    0.07

    糖尿病

    苍术

    0.01

    0.07

    糖尿病

    黄芪

    0.01

    0.07

    糖尿病

    山药

    0.01

    0.07

    糖尿病

    熟地

    0.01

    0.07

    糖尿病

    沙苑子

    0.01

    0.07

    糖尿病

    粉葛

    0.01

    0.07

    糖尿病

    玄参

    0.01

    0.07

    癫痫

    远志

    0.01

    0.04

    癫痫

    鸡血藤

    0.01

    0.04

    癫痫

    柏子仁

    0.01

    0.04

    可见余老临床治疗癫痫多用郁金、桃仁、胆南星、注入、杏仁、牡蛎、丹参、龙齿、远志、鸡血藤、柏子仁,主要以化痰镇静为主。治疗糖尿病多用生地、苍术、黄芪、山药、熟地、沙苑子、粉葛、玄参,以益气养阴药物为主。

    (3)  中医疾病与药物之间的关联分析

    置信度:0.02 支持度:0.06

    规则前项

    规则后项

    置信度

    支持度

    月经病

    当归

    0.09

    0.06

    月经病

    黄芪

    0.09

    0.06

    肾衰

    茯苓

    0.07

    0.06

    消渴

    苍术

    0.03

    0.07

    消渴

    熟地

    0.03

    0.07

    消渴

    粉葛

    0.03

    0.07

    消渴

    生地

    0.03

    0.07

    消渴

    黄芪

    0.03

    0.07

    消渴

    玄参

    0.03

    0.07

    郁证

    柴胡

    0.03

    0.06

    痫病

    郁金

    0.03

    0.07

    痫病

    桃仁

    0.03

    0.07

    郁证

    陈皮

    0.03

    0.06

    郁证

    郁金

    0.03

    0.06

    郁证

    青皮

    0.03

    0.06

    痫病

    竹茹

    0.03

    0.06

    痫病

    苦杏仁

    0.03

    0.06

    痫病

    牡蛎

    0.03

    0.06

    痫病

    胆南星

    0.03

    0.06

    痫病

    龙齿

    0.03

    0.06

    痫病

    丹参

    0.02

    0.06

    心悸

    黄芪

    0.02

    0.07

    心悸

    麦冬

    0.02

    0.06

    心悸

    太子参

    0.02

    0.06

    气喘

    紫苏子

    0.02

    0.07

    气喘

    苦杏仁

    0.02

    0.07

    气喘

    葶苈子

    0.02

    0.07

    瘿痈

    柴胡

    0.02

    0.07

    可见余老治疗月经病多用当归、黄芪,同时益气养血。心悸多用黄芪、麦冬、太子参,益气养阴。气喘多用紫苏子、苦杏仁、葶苈子降气泻肺平喘。消渴多用苍术、熟地、粉葛、生地、黄芪、玄参,益气养阴为主。中医消渴多为西医之糖尿病,所用药物也与治疗糖尿病药物相似。痫病多用郁金、竹茹、苦杏仁、牡蛎、胆南星、龙齿、丹参,化痰镇静为主。中医痫病多为西医之癫痫,所用药物也与治疗癫痫药物相似。

     

    (4)  症状与药物之间的关联分析

    规则前项

    规则后项

    置信度

    支持度

    失眠

    酸枣仁

    0.16

    0.05

    性急

    柴胡

    0.11

    0.06

    疲乏

    黄芪

    0.09

    0.06

    易怒

    柴胡

    0.09

    0.06

    性急

    香附

    0.08

    0.05

    心悸

    麦冬

    0.07

    0.05

    心悸

    太子参

    0.07

    0.05

    心悸

    黄芪

    0.07

    0.05

    睡眠不实

    酸枣仁

    0.07

    0.05

    睡眠不实

    柴胡

    0.07

    0.05

    大便稀

    茯苓

    0.07

    0.06

    大便稀

    白术

    0.06

    0.05

    耳鸣

    熟地

    0.06

    0.06

    大便稀

    山药

    0.06

    0.05

    心烦

    柴胡

    0.06

    0.06

    耳鸣

    玄参

    0.06

    0.06

    耳鸣

    生地

    0.05

    0.05

    梦多

    黄芪

    0.04

    0.05

    梦多

    山药

    0.04

    0.05

    入睡难

    柴胡

    0.04

    0.05

    便秘

    熟地

    0.04

    0.05

    汗多

    熟地

    0.04

    0.05

    纳呆

    柴胡

    0.04

    0.05

    可见余老在针对失眠、睡眠不实、梦多、入睡难等睡眠障碍的症状时常配用酸枣仁、柴胡、黄芪、山药等药物。治疗性急、易怒、心烦等情志异常的症状时常用柴胡、香附等舒肝理气之品。治疗心悸症状多用麦冬、太子参、黄芪补益心气。治疗耳鸣症状多用熟地、玄参、生地养阴之品。治疗大便稀症状时多用茯苓、白术等健脾之品。

    (5)  证候与药物之间的关联分析

    规则前项

    规则后项

    置信度

    支持度

    肝郁证

    柴胡

    0.12

    0.06

    肝郁证

    香附

    0.09

    0.05

    肝肾亏虚证

    熟地

    0.08

    0.05

    肝郁证

    陈皮

    0.07

    0.04

    肝肾亏虚证

    生地

    0.07

    0.05

    肝肾亏虚证

    黄芪

    0.07

    0.04

    肝郁证

    生地

    0.06

    0.03

    肝郁证

    青皮

    0.06

    0.03

    肝郁证

    熟地

    0.06

    0.03

    肝郁证

    当归

    0.06

    0.03

    肝郁证

    酸枣仁

    0.06

    0.03

    肝郁证

    黄芪

    0.06

    0.03

    气阴两虚证

    玄参

    0.06

    0.06

    脾肾两虚证

    山药

    0.06

    0.06

    肝郁证

    麦冬

    0.05

    0.03

    肝郁证

    玄参

    0.05

    0.03

    气阴两虚证

    生地

    0.05

    0.06

    肝肾亏虚证

    柴胡

    0.05

    0.04

    脾肾两虚证

    茯苓

    0.05

    0.05

    气阴两虚证

    熟地

    0.05

    0.06

    心脾积热证

    黄芪

    0.05

    0.06

    肝郁脾虚证

    柴胡

    0.05

    0.07

    气阴两虚证

    黄芪

    0.05

    0.05

    肝肾亏虚证

    茯苓

    0.05

    0.03

    脾肾两虚证

    熟地

    0.05

    0.05

    肝肾亏虚证

    丹参

    0.05

    0.03

    肝肾亏虚证

    山药

    0.05

    0.03

    脾肾两虚证

    生地

    0.05

    0.05

    可见余老在治疗肝郁证多用柴胡、香附、陈皮、生地、青皮、熟地、当归、酸枣仁、黄芪、麦冬、玄参等舒肝理气、益气养血之品。在治疗肝肾亏虚证多用熟地、生地、黄芪、柴胡、茯苓、丹参、山药等补益肝肾之品。治疗气阴两虚证多用玄参、生地、熟地、黄芪等益气养阴之品。治疗脾肾两虚证多用山药、茯苓、熟地、生地等补脾益肾之品。

    (6)  舌质与药物之间的关联分析

    规则前项

    规则后项

    置信度

    支持度

    舌红

    黄芪

    0.05

    0.04

    舌有齿痕

    黄芪

    0.05

    0.05

    舌红

    柴胡

    0.04

    0.04

    舌红

    熟地

    0.04

    0.04

    舌红

    香附

    0.04

    0.04

    舌红

    山药

    0.04

    0.04

    舌红

    当归

    0.04

    0.03

    舌有齿痕

    山药

    0.04

    0.04

    舌红

    茯苓

    0.04

    0.03

    舌红

    生地

    0.04

    0.03

    舌有齿痕

    熟地

    0.04

    0.04

    舌红

    陈皮

    0.03

    0.03

    舌有齿痕

    茯苓

    0.03

    0.04

    舌红

    酸枣仁

    0.03

    0.03

    舌有齿痕

    柴胡

    0.03

    0.03

    舌有齿痕

    白术

    0.03

    0.03

    舌有齿痕

    生地

    0.03

    0.03

    舌淡

    熟地

    0.02

    0.06

    舌淡

    黄芪

    0.02

    0.06

    舌胖大

    白术

    0.02

    0.04

    舌胖大

    熟地

    0.02

    0.04

    舌有齿痕

    丹参

    0.02

    0.03

    舌胖大

    茯苓

    0.02

    0.04

    舌胖大

    生地

    0.02

    0.04

    舌胖大

    山药

    0.02

    0.04

    舌胖大

    柴胡

    0.02

    0.04

    舌胖大

    酸枣仁

    0.02

    0.04

    舌胖大

    黄芪

    0.02

    0.04

    舌淡

    山药

    0.02

    0.04

    舌淡

    生地

    0.02

    0.04

    舌淡

    柴胡

    0.02

    0.04

    舌胖大

    玄参

    0.02

    0.03

    可见余老在治疗有舌红症状的治疗中用到了黄芪、柴胡、熟地、香附、山药、当归、茯苓、生地、陈皮、酸枣仁,补益肝肾之品为主。在治疗舌有齿痕症状时用到了山药、熟地、茯苓、柴胡、白术、生地、丹参等益气养血之品。在治疗舌淡症状时用到了熟地、黄芪、山药、生地、柴胡等补益脾肾之品。在治疗舌胖大症状时用到了白术、熟地、茯苓、生地、山药、柴胡、酸枣仁、黄芪、玄参等健脾养血之品。

    (7)  舌苔与药物之间的关联分析

    置信度:0.1 支持度:0.02

    规则前项

    规则后项

    置信度

    支持度

    苔腻

    黄芪

    0.25

    0.04

    苔薄

    黄芪

    0.25

    0.04

    苔薄

    熟地

    0.25

    0.04

    苔腻

    熟地

    0.23

    0.04

    苔薄

    柴胡

    0.23

    0.04

    苔薄

    生地

    0.22

    0.04

    苔腻

    柴胡

    0.22

    0.04

    苔腻

    生地

    0.21

    0.03

    苔薄

    山药

    0.18

    0.03

    苔腻

    丹参

    0.17

    0.03

    苔薄

    玄参

    0.17

    0.03

    苔腻

    当归

    0.16

    0.03

    苔腻

    茯苓

    0.16

    0.03

    苔腻

    山药

    0.16

    0.03

    苔薄

    茯苓

    0.16

    0.03

    苔薄

    陈皮

    0.16

    0.03

    苔薄

    丹参

    0.15

    0.03

    苔薄

    当归

    0.15

    0.02

    苔腻

    陈皮

    0.15

    0.02

    苔腻

    玄参

    0.15

    0.02

    苔薄

    香附

    0.14

    0.02

    苔腻

    香附

    0.14

    0.02

    苔腻

    酸枣仁

    0.14

    0.02

    苔薄

    白术

    0.14

    0.02

    苔薄

    酸枣仁

    0.13

    0.02

    苔腻

    白芍

    0.13

    0.02

    苔薄

    麦冬

    0.13

    0.02

    苔腻

    麦冬

    0.13

    0.02

    苔腻

    白术

    0.12

    0.02

    苔薄

    白芍

    0.12

    0.02

    苔腻

    苍术

    0.11

    0.02

    苔腻

    赤芍

    0.1

    0.02

    苔薄

    赤芍

    0.1

    0.02

    苔腻

    鸡血藤

    0.1

    0.02

    可见余老在治疗有苔薄症状时用到了黄芪、熟地、柴胡、生地、山药、玄参、茯苓、陈皮、丹参、当归、香附、白术、酸枣仁、麦冬、白芍、赤芍等理气和血,补益肝肾之品。在治疗有苔腻症状时用到了黄芪、熟地、柴胡、生地、丹参、当归、茯苓、山药、陈皮、玄参、香附、酸枣仁、白芍、麦冬、白术、苍术、赤芍、鸡血藤,主要理气健脾化湿为主。

    (8)  脉象与药物之间的关联分析

    规则前项

    规则后项

    置信度

    支持度

    脉沉

    黄芪

    0.18

    0.04

    脉弦

    柴胡

    0.17

    0.04

    脉沉

    生地

    0.17

    0.04

    脉沉

    熟地

    0.16

    0.04

    脉弦

    黄芪

    0.16

    0.04

    脉沉

    柴胡

    0.14

    0.03

    脉弦

    熟地

    0.14

    0.03

    脉沉

    山药

    0.14

    0.03

    脉弦

    生地

    0.14

    0.03

    脉沉

    丹参

    0.13

    0.03

    脉沉

    玄参

    0.12

    0.03

    脉弦

    丹参

    0.11

    0.03

    脉弦

    酸枣仁

    0.11

    0.03

    脉弦

    山药

    0.11

    0.03

    脉弦

    当归

    0.11

    0.03

    脉弦

    麦冬

    0.1

    0.03

    脉弱

    熟地

    0.08

    0.05

    脉沉濡

    黄芪

    0.08

    0.05

    脉滑

    黄芪

    0.08

    0.05

    脉弱

    生地

    0.08

    0.05

    脉弱

    山药

    0.07

    0.04

    脉弱

    黄芪

    0.07

    0.04

    脉沉濡

    柴胡

    0.07

    0.04

    脉沉濡

    熟地

    0.06

    0.04

    脉沉濡

    当归

    0.06

    0.04

    脉弱

    柴胡

    0.06

    0.03

    脉滑

    陈皮

    0.05

    0.03

    脉滑

    柴胡

    0.05

    0.03

    脉沉濡

    山药

    0.05

    0.03

    脉弱

    玄参

    0.05

    0.03

    脉弱

    丹参

    0.05

    0.03

    脉沉濡

    茯苓

    0.05

    0.03

    脉弱

    茯苓

    0.05

    0.03

    可见余老在治疗脉沉症状主要用到黄芪、生地、熟地、柴胡、山药、丹参、玄参,以补肾益气和血为主。治疗脉滑症状主要用到黄芪、陈皮、柴胡等补气理气之品。治疗脉沉濡主要用到黄芪、柴胡、熟地、当归、山药、茯苓等健脾益气之品。治疗脉弱主要用到熟地、生地、山药、黄芪、柴胡、玄参、丹参、茯苓等补益脾肾之品。治疗脉弦主要用到柴胡、黄芪、熟地、生地、丹参、酸枣仁、山药、当归、麦冬等舒肝理气养血之品。

    3.3  网络分析

    (1)  疾病-用药规律

    可见余老用药生黄芪可用于消渴、直肠癌、腰痛、口腔癌、颈椎病、痛经、乳癌、肝癌等多种疾病,尤其在癌症治疗中用以益气作用较多;秦艽用于痹病、湿阻病、腰痛病的治疗中,在治疗痹病时常与羌活同用。

    (2)  柴胡的治疗疾病

    通过分析400余例病案可见余老用药柴胡可用于42种疾病中,其中用于内科病、肝系疾病、月经病和情志疾病郁证的最多。主要发挥其舒肝理气的作用。

    (3)  中药配伍


    分析可见余老中药配伍:木香、厚朴、黄芪、苏梗、黄连、香附、酸枣仁、柴胡、陈皮、、川楝子、生黄芪、白芍、当归、赤芍、太子参、麦冬、熟地、丹参、鸡血藤、山药、生地黄、白术、茯苓、玄参等,主要为木香、柴胡等舒肝理气的药物组,黄芪、当归等益气养血养阴的药物组。

    (4)  核心配伍


    分析可见余老用药核心配伍为黄芪配当归;黄芪配熟地;黄芪配山药;黄芪配生地;当归配柴胡;柴胡配熟地;柴胡配香附;熟地配生地;生地配山药;山药配茯苓。以益气养血和血、疏肝理气的配伍为主。

    (5)  证候-用药规律


    分析可见余老临床用柴胡时,主要用于肝郁化火、肝郁气滞、肝郁湿热、少阳证、肝胃不和、肝郁化热、肝郁肾虚、肝郁血虚、肝郁血瘀、肝郁不舒、肝郁脾虚等证候中,总体以肝郁证为核心证候,主要发挥柴胡疏肝解郁的效果。用生黄芪、生地黄时,主要用于气虚血瘀、气血痹阻、肾气亏虚、脾肾不足、肾气不足、精血亏虚、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气阴不足、肝肾不足、气阴耗伤等证,以主要发挥益气养阴和血的作用。

    (6)  舌质-用药规律


    分析可见余老临床用柴胡时主要见于舌暗、舌淡红中有裂纹、舌有齿痕、舌红、舌淡,舌胖,以虚瘀为主;用生黄芪主要见于舌尖红、舌淡、舌有齿痕,以虚为主。

    (7)  舌苔-用药规律

    分析可见余老临床用柴胡时主要见于苔薄白腻、苔薄,腻象不著,苔薄细腻,苔微腻,苔中后腻,苔中心腻,苔白微腻,苔中度腻,苔腻,苔薄微腻,苔白腻,苔薄腻,以苔腻为主,分析可见余老临床用生黄芪时主要见于苔微腻,苔薄白,苔薄腻,苔薄,苔白腻,苔薄微腻,苔腻,苔中度腻,以苔薄白为主。

    (8)  脉象-用药规律

    分析可见余老临床用柴胡时主要见于脉沉濡有弦意,脉沉微弦,脉滑,脉沉小,脉濡弦,脉沉数,脉沉,脉沉小涩,脉弦,脉沉濡弦,脉沉弦,脉沉小,脉沉弱,脉沉濡,脉弦滑,脉沉弱,脉濡弦,以弦为主。分析可见余老临床用生黄芪时主要见于脉濡滑、脉沉缓、脉濡弦、脉沉弱、脉弦滑、脉沉濡,以沉濡为主。

    4.  研究展望

    名医经验的继承、传播与整理、挖掘是目前中医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建立的“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已基本建成了涵盖古今的全面且庞大的医案数据库,并配有精准专业的检索标引,为中医医案的整理、存储和传播、共享提供了平台。系统的医案采集、管理和分析挖掘功能为进行名医医案的管理和分析挖掘提供了便利的工具支持,能满足基本的对名医经验的发掘需求。系统尚不完善,下一步拟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首先是数据挖掘方面,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是最关键的工作。因此在系统研发中,下一步要加强数据挖掘的功能建设,从医案研究、经验挖掘为出发点,结合中医领域的专业需求,加载各类数据挖掘方法如分类、决策树、回归分析、聚类、关联规则、神经网络方法、贝叶斯网络分析、Web 数据挖掘等方法,为中医研究者提供更为便利的分析工具。

    其次在知识获取方面,虽然系统已经实现了文本和半结构化医案的自动获取功能,但由于医案文本的自然语言自由度较高,其获取的效果不能达到非常满意的效果。下一步要利用文本挖掘的方法,配合研究中医术语体系,实现文本化医案的自动获取,准确获取。

    在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和移动终端业务广泛应用的大环境下,医案知识服务系统可采用知识服务网站和移动APP及微信公众账号等多种服务方式提供医案服务。

    中医医案知识共享与服务是中医医案利用研究的方向,滴水成河,积土成山,通过中医医案知识的共享,实现知识的交换与流动,从而推进中医临床经验的学习和传承。

    5.  参考文献:

    [1]孟庆云.宣明往范,昭示来学——论中医医案的价值、特点和研究方法 [J]. 中医杂志,2006478):568-570.

    [2]王佑华,陆金根,柳涛等.中医医案中的知识发现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4):368-372.

    [3]李敬华,刘静,崔蒙.对中医医案信息化的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 38):31-33,61.

    [4]王瑞祥.中医医案数据库数据完备性问题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 (10):1939-1940.

    [5]刘保延,张启明. 构建中医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平台需要解决的症状规范问题.中医杂志.2011,52 (20):1714-1716.

    [6]李敬华,蔡顺利,赵林冰等. 中医医案的证素与检索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 (3 ):439-441.

    [7]张珊珊,贺立娟,李运伦.原发性高血压中医历代医案数据库规范化建设探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2):103-105,107.

    [8]余云昶.运用数据库和统计方法探讨肺系医案的辨治规律[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9]张玉辉,曹洪欣,张华敏.民国时期温病医案证候要素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 16(2):101-102,108.

    [10]肖永华,王世东,李靖等.吕仁和教授辨治糖尿病医案数据挖掘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9,16(3):1-4.

    [11]余新欣,牛淑平,袁静.新安医案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2009,6:8-10.

    [12]于琦,崔蒙,刘丽红等.中医医案数据库研究现状[J].中国数字医学,2013,83):71-74.

    [13]潘宝峰,张天嵩,李秀娟等.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运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2):104-106.

    [14]王映辉,刘保延,姜在旸等.结构化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设计规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2):95-96.

    [15]王映辉,姜在旸,闫英杰等.基于信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研究思路[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1):98-105.

    [16] 张润顺,王映辉,周学忠等.名老中医经验要素研究及智能挖掘平台功能设计[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1)45-52,63.

    [17]王映辉,周学忠,张润顺等.利用复杂网络与点式互信息法分析挖掘名老中医用药经验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1,6(4):76-80.

    [18]郭军.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前名老中医病案整理的思路与方法[J].中医药信息.2011,28(2):49-50.

    [19]于琦,王蕊,李敬华.中医医案数据的规范方法探索[J]. 中国数字医学,2014,910):73-75,81.

    [20]于琦,王映辉,李敬华.中医名医医案分析系统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5, 10(3):51-53.

    上一篇:中医药治疗眩晕研究进展
    下一篇: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概论
电  话: 010-56428219   邮  箱:tslfxjs@126.com    分会公众号:tslfxjs  tslfxjs120
地   址:  北京市石景山区杨庄路110号华信大厦8层
版权所有:北京康芝源医学研究院  
所有信息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来源: 官方网站: www.tslfxjs.com
京ICP备2023033150号-1